栏目:bin 查看: 9
彬彬:配合谐调。
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,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。
出处:明・胡文焕《群音类选・绣襦记・催子赵试>》:“知本末,重纲常,彬彬文质好行藏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用于男性。
即“文质彬彬”。见“文质彬彬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文质彬彬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孔子(公元前551—前479),名丘,字仲尼,春秋时鲁国人。晚年致力整理古代典籍,并开平民教育之先河,主张“有教无类”、“因材施教”,后世尊为“至圣先师”。《论语》一书是孔子应答弟子、时人以及弟子互相问答的话,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。孔子认为,一个人如果内在的实质胜过了外在的文采,就会显得质朴;而文采胜过实质的话,就会因为文辞过于繁杂而显得虚华。只有在端庄的外表礼仪和崇高的内心修养配合协调,才能达到表里一致,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。后来“文质彬彬”被用来形容人举止文雅,态度端庄,或形容文章内容与辞采并茂。
01.唐・苏颋〈授崔谔之少府监制〉:“崔谔之承名相之轨,有忠臣之节,……籍甚才名,彬彬文质。”
02.《群音类选・官腔类・卷七・绣襦记・催子赴试》:“知本末,重纲常,彬彬文质好行藏。”
be elegant and refined in manner